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5的文章

我們只改了這個小地方,立即提升 email 開信率 345%!

圖片
本文開始前,想先提一下網路界流傳已久的傳說 — 「 只要網頁擺上個人像(Human photo),轉換率就會立馬提升 xxx倍 」。之所以會有這種影響,研究指出是因為當使用者看到人像會讓人產生 “信任感",讓人感覺有種 “關係的連結"。 而 EDM 最讓人苦惱的是,主旨的短短幾行字,很難建立與消費者建立關係與信任感,進而促使他們去開信。 我一直在想 人像、信任感、關係,這三種要素要如何應用在 EDM 上面呢?其實老早就有人想出方式,  SaaS  廠商是最佳借鏡。想想你是否經常一註冊完某個 Service 就馬上收到 CEO、 業務的歡迎信?這種信是否讓你倍感尊榮、尊重。(別懷疑,這些信背後大都是自動化 機器人 寄信的) 如果上述概念被應用在 2C 的 EDM 會發生什麼事?這契機讓我們對如何讓 EDM 更人性化的議題產生了興趣。 因此,我們開始著手研究擬人化的信件是否能提升 Email 開信率。 首先,影響開信率的因子: 1. 寄件者的信用度 (Credibility) 2. 信件主旨 3. 寄件者姓名 4. TA 的選擇 5. Email 名單的純淨度 (1, 4, 5 在此不特別論述)我想談談的是 2 和 3 ,信件主旨大家應該都知道它對開信率的重要性,但另一個重要因素 –  寄件者姓名 ,卻常常被大家忽略,而在此次實驗它將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。 為什麼這麼說?舉個簡單例子,顯示寄件者姓名的重要性:當你收到一封信,寄件者姓名是 你老闆 或是 你心儀已久的對象,你會管信件主旨是什麼嗎?當然是一收到信馬上開信。 因此我們假設,寄件者姓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,於是我們開始設計了數封擬人化的信件實驗。 1. 寄件者名稱 “人性化" 為了讓 EDM 看起來更像人,我們使用一個真實的人名與消費者對話 2. 主旨 “像人的口氣" EDM 的主旨,我們則是盡量以像是朋友對朋友之間說話的語氣去設計 3. 信件內容 正所謂見面三分情,我們把人的頭像放進去信的內容中,進一步加強 “人" 的感覺。 我們分別挑了特性類似的 TA segment 進行實驗,對照組是一般常見的用公司名義寄信給消費者,而實驗組 1 和 實驗組 2 分別是用 真人的名義 ...

全方位數位行銷人員如何養成?這八種能力一個都不能少!

隨著數位行銷手法日新月異,行銷人員處於戰場最前線,必須熟知各種行銷應用技巧才能一舉攻破消費者心防。然而只擁有單一能力的行銷人員已經無法在嚴苛的市場中生存,全方位數位行銷人員不僅需要擁有網站經營、內容企劃、搜尋引擎優化 (SEO)、關鍵字廣告、社群行銷、數據分析等跨界能力,還必須懂得利用數位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,這也是為什麼全方位數位行銷人員這麼受老闆歡迎的原因之一。 本文歸納八種數位行銷能力以及實務應用技巧,一起來建立不被輕易取代的價值吧! 1. 搜尋引擎優化 (SEO) 數據洞察 :93% 消費者的網路經驗來自搜尋;70% 使用者會選擇自然搜尋排名網站。 應用技巧 :提供有價值的資訊且與網站關聯度高的內容能有效提升 SEO 效果,並著手優化標題、域名、以及內容描述 (Meta Description),嘗試建立部落格文章,因為每一則部落格文章若都能被搜尋引擎收錄,企業品牌曝光的機會也大幅提升!而行銷人員嫻熟 SEO 原理及操作經驗,也就能有效提高行銷成效。 2. 點擊付費廣告 (PPC) 數據洞察 :版位前三名的付費廣告平均能獲得 41% 點擊;根據研究,45% 網友無法辨識欄位沒有分割清楚的關鍵字廣告。 應用技巧 :利用 Google 關鍵字規劃工具搜尋高強度、低競爭可能被大量搜尋的關鍵字,利用後台檢視各種廣告活動數據並持續調整優化,以最大化投資報酬率為目標。因此,具備點擊付費廣告操作經驗的行銷人員,不僅能有效協助企業控制預算,更能透過數據分析,找出精準客群。 3. 客服與顧客關係建立 (Customer Communications) 數據洞察 :在美國,69% 消費者認為有良好的顧客經驗,願意將產品服務推薦給其他人;忠誠顧客所帶來的價值平均為第一次消費的 10 倍。 應用技巧 :主動詢問顧客消費經驗,藉由顧客建議持續優化產品服務機能;除此之外,妥善回應所有顧客的抱怨(社群平台 / 電話 / 網站留言板)也是行銷人員必須具備危機處理的能力之一! 4. 郵件行銷 (Email Marketing) 數據洞察 :91% 網友每天確認自己的信件;調查指出,Email Marketing 的平均投資報酬率為 1:44.25。 應用技巧 :執行 Email Marketing 應避免機關槍式的盲目觸及,鎖定少數的潛...

【行銷情報室】廣告公司到底在幹嘛?

圖片
依照美國廣告主協會對廣告下的定義是: 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,其最終目的是傳遞信息, 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或事項的態度,誘發其行動 而使廣告主獲得利益。 也就是說廣告公司是替廣告主"發想、企劃、設計、製作並傳遞信息的營利單位"。但仔細思考,究竟是傳遞甚麼訊息?廣告公司又是處於行銷的那一環節呢?接下來則以下方循環圖簡單說明: 行銷循環圖 Core Value (核心價值) :核心價值是指企業或品牌的核心價值,其中涵蓋企業/品牌文化、理念、經營哲學、社會責任…等,是一個企業或品牌建立的地基,從產品、服務、品牌行銷、…到所有企業內外部活動都是必須符合核心價值。 Product/Service(產品/服務) :一項產品/服務是建立於在兩大基石上,第一是上述的企業及品牌的核心價值,另一個則是來自消費者的行為;以核心價值出發,從消費者行為中找尋其需求,進而提供對應的產品/服務來滿足消費者。 Strategy (策略) :那麼…消費者該花多少費用? 去哪裡購得產品/服務? 成本的開銷與利潤的取得? 該怎麼為產品/品牌的定位? 選擇哪種推廣的方式?這一切都必須從產業、市場、競品、消費者分析中了解,設定短中長期計畫,並與相關協力廠商及通路夥伴共同商討及執行。 Communication(傳播) :當策略已清楚訂定,接下來則需思考如何與消費者溝通、說服及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。從消費者洞悉(consumer insight)、產品獨特賣點(Unique Selling Point)以及品牌定位(Brand Position)來推導出What to say,再經由創意的發想與執行,成就了How to say,再經由不同的媒體(Media)傳播給消費族群。這一連串的工作大都是廣告公司的業務範疇。 Consumer Behavior(消費者行為) :最終消費者態度行為除了可拿來評斷此串行銷做法的績效外,更可做為行銷循環中,全部或部分環節調整或改進的重要參考,接著再次走過同樣的流程與循環,一遍又一遍。 整體來說,Communication(傳播)是屬於行銷的末端,與消費者連繫的重要環節。有些大企業也會因應需求,將行銷部門拆成前端的市場調查(Research)、產品企劃(Product Manager)、通路企劃(Chann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