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行銷線上/網路銷售 挑對管道

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發展線上銷售通路,透過網路銷售自家商品,但在協助這些企業時,我發現他們常遇到一個問題:我該選擇自建官方 購物網 站,還是到平台上架? 以下提出幾個關鍵思考點:   一、自建官網: 這是許多大型品牌使用的方式,他們追求的是一種D2C(Direct to consumer)的經營模式,原因在於透過平台銷售,他們能夠獲得的數據資料會比較少,無法有效蒐集消費者資訊並做利用,還必須支付費用給平台(例如上架費、成交手續費、行銷曝光費)。 但也不要以為自建官方購物網站可以節省成本,若想要自家品牌購物網站能有業績,必須另外投入人力、時間和金錢經營,才能把人流帶來自家網站,這點和在平台上只要跟著參加活動就回有基本人流不同。   二、平台上架: 最大好處是,平台跟實體商場一樣。由於以經營為目的,所以本身會想辦法吸引人流,對於提升品牌能見度有所幫助,但因平台上往往每個商品都會同時有好幾個品牌存在,很容易陷入比價窘境。 此外,雖然能見度提升,相對的上架費、手續費、推廣費也會隨平 台大 小而增加。 看到這邊,應該可以清楚知道,無論自建官方購物網站或平台上架,都有各自優缺點,一切都要以自身企業想要達成的目的做考量。 舉例來說,想要蒐集更多數據跟客戶會員資料,自建官網會比較容易達成;若想增加企業本身的能見度,同時讓消費者比較敢做第一次的購買,那麼,平台上消費者會比較敢嘗試。 在完美的狀態下,企業能夠同步經營自有品牌官網與平台會是個不錯的選擇,不過,在顧問的經驗中,多數企業因為人力與金錢考量,往往只能先選擇其中一種來經營,這時就得搭配每個企業的特性,才能找出最適合本身的經營模式。 資料來源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41/4895672               關鍵字SEO            關鍵字行銷軟體

學甲大西瓜上市 好滋味網路賣單日銷千斤

圖片
台南市學甲區種植的大西瓜品質好,頗受消費者歡迎,目前正值採收期,有青農透過網路行銷,單筆訂單就賣掉1000台斤。(莊曜聰攝) 台南市學甲區種植的大西瓜正值採收期,為協助瓜農行銷,學甲區公所將於4月25日在華宗公園舉辦2020學甲西瓜紅腳笭產業文化節活動,現場將評選出西瓜王,還有農特產行銷,在地農民梁敏章表示,目前大西瓜市場價格約從10元到15元不等,今年品質不錯;青年農民郭建禾則將種植採收過程po網,吸引網友目光,單筆訂單還衝到1000台斤。 學甲區大西瓜主要產地來自八掌溪畔的頂洲社區一帶,當地砂質土壤帶有獨特的鹹分,種出來的大西瓜汁多甜脆,相當受到市場歡迎,盛產期一般在清明節過後,今年氣候大致上仍炎熱少雨,但由於有冷氣團及少許雨勢,使得大西瓜成長速度快,清明節前就有農民採收上市。 不到30歲的郭建禾從小跟著阿公郭伯松、父親郭政憲到瓜田工作,從整地、搭棚避風、疏果到採收都相當熟悉,原本在電子公司上班,每到產期都會幫忙,還一度考慮接下棒子,但長輩反對,他只好邊工作邊種瓜。 郭建禾說,長輩深諳種瓜訣竅,但講到賣瓜行銷可說是一竅不通,因此他開始錄製影片,記錄下種植過程,並PO上臉書與網友分享,透過影片了解產地及過程,做起網路行銷,累積不少死忠顧客。 郭建禾還獨創賠償機制,若消費者買到品質不理想的西瓜還能獲得補償,讓郭家大西瓜在網路上有很高評價,今年最大的單筆訂單就有1000台斤,等於一口氣賣掉快40顆大西瓜,也讓長輩的辛苦有了代價。 農民梁敏章表示,頂州的大西瓜栽種期在每年11月間,種植半年時間就可收成,現在正值採收期,每顆西瓜重量約在30至40台斤間,甜度都有10度以上,民眾品嚐西瓜正當時,市場價格根據西瓜品質,從10元到15元不等。 資料來源 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00415004211-260405?chdtv 網路行銷軟體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關鍵字行銷軟體

Google搜尋改採「行動優先索引」

圖片
Google將於9月份正式啟動「行動優先索引」,反映手機使用趨勢將持續攀升。 行動優先索引(Google Mobile First Indexing)意指Google以行動版網站來進行索引與排名。在過去,Google是以電腦版網站計算搜尋排名,但在近期宣告從2020年9月起,所有網站都將改以行動版網站計算,此舉反映出Google對行動裝置的重視度,同時代表行動上網已是全世界的發展趨勢。 在Google改採行動優先索引後,首當其衝的便是搜尋引擎最佳化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,SEO),行動版網站的內容及架構完整度,將與搜尋流量表現產生直接關聯,品牌主如何提前因應,是奠定品牌未來競爭力的重點之一。Google在此項政策上展現積極的決心,從2016年底首次宣告行動優先索引計畫,並於期間內持續推行,最終決定2020年9月全面實施,此舉其實並不意外,透過創市際研究發現,2015年開始,全台灣的手機與電腦上網率開始出現黃金交叉,2016年電腦上網率為63.1%、行動上網率為75.8%,2019年電腦上網率為52%、行動上網率為80.6%,3年內差值擴大16個百分點,知名數位媒體品牌ViAD認為,這間接應證了行銷比重將持續向行動裝置靠攏,順應趨勢進行策略佈局,將為品牌取得更有利的位置。 ViAD深知行動市場趨勢,更為品牌主提供全方位行銷解決方案。 手機有隨時、隨地且隨處使用的特性,相較電腦上網行為更加的零碎分散,且消費者們的相異興趣喜好難以被單一網站掌握,相對來說,聯播網廣告具備多方的網站串連優勢,品牌主在廣告投遞上擁有高彈性的選擇,不僅如此,好的聯播網媒體兼具廣泛性與精準化的服務品質,ViAD運用MarTech建立起組織化的數據層次,舉例來說,「功能型」系統著重受眾的基礎建設,ViAD Data Engine(VDE)經由大數據分析,能為品牌主一次網羅近百個知名網站TA,將目標受眾精準定向,而「任務型」系統負責深度溝通,ViAD運用機器學習將受眾分門別類,有效的進行規模式優化,更於影音廣告領域首先提出RUS System數據思維,協助品牌主能真正透過消費者反應,發現他們對於品牌的印象與喜好,藉此為雙方搭建良好的溝通橋樑。ViAD深信,廣告技術雖日漸普及,但唯有對科技與市場的了解與時俱進,才能建構卓越的品牌推力。 掌握品...

百年豬肉攤也玩網路行銷 李若蘭歸國圓媽媽「宅配夢」

圖片
傳統市場豬肉攤,過去很難看到年輕人身影,不過新北市瑞芳市場裡一間百年老豬肉攤,出現一位年輕女孩李若蘭的身影。為了幫媽媽圓宅配夢想,所以從國外工作回來,就一頭栽進賣香腸的世界,透過網路打造品牌,創造知名度,讓香腸銷量一個月內暴增四倍。 老闆娘手腳俐落,快速把豬排骨剁成一塊塊,客人上門,豬肉攤上出現年輕面孔,熟練打著招呼。 親切問候,幫忙打包,28歲李若蘭長相清秀、皮膚白皙,結束國外工作後,回到家鄉台灣打拚,為了幫媽媽圓夢,一頭栽進賣豬肉、香腸的世界裡。 看著媽媽灌好的香腸,李若蘭都親自檢查,不論是重量還是粗細,全都斤斤計較,因為她知道闖蕩網路世界只有一次機會,卻因為價值不同,讓母女兩人天天吵架。 李若蘭提到,「我們應該要一起努力,一起為品質把關才對,不能說當老闆就應該怎麼做,那是你的一套,但是我有我的一套,要不然就不要做,她那時候還有繩子不小心忘在袋子裡面,我說如果你是客人,你會買嗎?」     被女兒罵,媽媽滿腹委屈,說「傳統市場就隨便包啊,就是秤重憑感覺啊,東西好、新鮮就可以出去了,不用包裝,什麼那麼多的眉角」,但兩人也從中碰撞出默契,不僅研發出七種口味的香腸,還經營社群粉專、YOUTUBE頻道,甚至到社區辦試吃會,成功讓香腸銷售量,從原本50斤暴增到200斤。     四代傳承,百年老豬肉攤在李若蘭用心下,不只透過網路成功創造品牌,打開知名度,一圓媽媽的夢想,也用香腸串起一家人的革命情感。 文章來源 https://www.ftvnews.com.tw/news/detail/2020128R22M1 網路行銷排名軟體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關鍵字排名軟體

2019 TOP十大熱搜消費關鍵字~~

圖片
回顧2019年Yahoo奇摩搜尋消費新聞的關鍵字,推出三鏡頭的iPhone11引起熱烈關注,名列第一;亞軍則是1月剛開幕就成為網美打卡新地標的微風南山;擁有多重補助的Gogoro電動機車網路聲量大漲,拿下第三。此外,觀光局推出的秋冬旅遊補助、備受爭議的電子菸、京華城熄燈、運動手環品牌、因一中聲明惹議的一芳水果茶也紛紛上榜。 Top1熱搜消費關鍵字: iPhone 11 12年來首款採用三鏡頭的iPhone 11 雖被網友戲稱「三眼怪」或「刮鬍刀」,且面臨末代4G、創新不足等批評聲浪,新款鏡頭帶來的升級攝影體驗以及機身新色「午夜綠」仍成功引起話題,開賣後銷售量更超乎預期,帶動新一波的換機潮,奪下熱搜關鍵字寶座。 Top2熱搜消費關鍵字: 微風南山 今年1月隆重登場的微風南山引進日本atré百貨,多家人氣名店及首創品牌進駐,盡收101美景的高空景觀餐廳也是人氣爆棚,成為網紅打卡聖地,2019年購物新地標非微風南山莫屬,成為網友熱搜亞軍。 Top3熱搜消費關鍵字: gogoro電動機車補助2019 2020年電動機車補助大縮水,對有意「新購」電動機車的民眾來說,補助金額將減少台幣6,000元,也因此推動年底搶購買氣,擁有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多重補助的Gogoro 3名列網友推薦十大國民機車之首,榮登第三名。 Top4熱搜消費關鍵字: 觀光局旅遊補助2019 第四名是交通部觀光局於2019年推行的一系列國民旅遊補助方案,繼年初暖冬和春遊補助收到廣大迴響,年底再推出「擴大秋冬旅遊補助」,除了提供每人1000元的住房優惠,另搭配贈送200元夜市抵用券,為民眾省荷包。 Top5熱搜消費關鍵字: 小米手環4 智慧穿戴市場急速成長,進化為全彩顯示的小米手環4,軟硬體全面升級,售價依舊維持與前一代小米手環相同,剛推出8天全球銷出百萬條,位居熱搜第五名。 Top6熱搜消費關鍵字: 電子菸 全球吸菸人口逐漸下降時,電子菸以科技、時尚的形象擄獲大量使用者,也有民眾認為可藉由電子菸達到戒菸效果,最近卻接連傳出與電子菸有關的肺部傷害甚至死亡案例,引發不斷爭議名列第六位。 Top7熱搜消費關鍵字: airpods2 攜帶方便、輕巧,又不會讓人飽受耳機線打結所苦的Airpods,2019年推出新版,不管是可無線充電的AirPods 2還是具降噪功能Air...

商業興觀點/電商拚創新 須掌握區域特性

近年來網路行銷導流成本快速上升,占去了經營電商大部分的成本,電商產業蛻去了獲利豐厚、高速成長的光環。如何回歸營運的本質、做好客戶關係、進行良好的成本控制及拓展通路,已是電商營運及創新的重點。 電商發展成熟的地區如中國大陸、台灣、美國,電商產業大多被大型平台所掌控,中小型電商的命運宛如街邊店一般,生意不好店租沒少,黃金店面租金嚇死人,最關鍵的廣告投放效益難以控制,並且大型平台掌控消費者資訊,在平台上經營難以強化客戶關係、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。 中國大陸近年來出現藉由網路社群發展的電商平台,以目前最火紅的拚多多來看,拚多多正中人性貪便宜、愛性價比的弱點,引導製造商提供遠低於品牌通路價格的商品,刺激消費者拉攏身邊的親朋好友一同殺價團購,讓收入較低的三線城市為之瘋狂,不須花大錢導流、不需要高租金黃金店面,亦可賣出大量的商品。 又如有贊,開發與微信小程序結合的社群裂變系統,運用獎勵機制誘導消費者帶入身邊的親朋好友,產生多層次的分享分銷。在廣告導流成本上升之後,藉由社群營運創新、與消費者密切互動,創造有效控制成本的創新營運模式。 注重人際關係的東協市場也是社群平台黏著度最高的區域,社群平台衍生出大量的交易,不同於中國大陸的社群電商模式,東協網路社群平台則是一種區域特色的銷售通路。 蝦皮發現東協網路社群的重大商機之後,投注大量資金吸引社群交易者轉向蝦皮平台;印尼新創獨角獸Go-Jek也推出Go-Pay結合Go-Jek的物流服務讓FB、IG上的交易更方便、快速、有保障。然而在FB、IG等主流社交平台交易並不方便,協助使用者在社群平台上更有效率的完成交易,已是東協電商重要發展方向。 市場服務缺口是產業創新的重要誘因,但創新仍需建立在經營的本質之上,台灣廠商要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脫穎而出,必須思考如何藉由創新或是運用新營運模式提升經營效率。 各區域興起的網路社群經濟有不同的發展面向;比如在中國市場,業者可運用社群裂變結合微信及小程序業者,募集分銷商以建立有效控制行銷成本的分銷通路。台灣廠商應把握區域特色優化營運績效以創造未來經營契機。 (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科技應用研究所研究員,本專欄每周二刊登) 文章來源 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8944/4050882 客製化網頁程式  ...

企業該如何做,才能打造出會大賣的產品?

圖片
【撰文/曾允盈】 企業該如何做,才能打造出會大賣的產品?擁有超過十年產品經理經驗的蔡伊芳表示:「天下沒有不能賣的商品,只有沒抓到定位與需求的產品經理。」她認為,要挖掘產品商機,遠不只是產品本身製造的強度,更是一個研究使用者的過程。 無論在哪個年代,「產品」本身都是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。尤其在消費者有充分選擇權的時代,想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,把產品琢磨到最好益顯重要。 ▲蔡伊芳多年來從產品、通路、行銷角度在亞洲各國發展產品推廣戰略。蔡伊芳提供 那麼,企業該如何做,才能打造出會大賣的產品?台大財務金融學系畢業,擁有超過十年產品經理經驗,2019年4月甫出版《打造360度行銷產品力──產品經理帶你直搗商業競爭核心》一書的蔡伊芳表示:「天下沒有不能賣的商品,只有沒抓到定位與需求的產品經理。」蔡伊芳曾任華碩產品經理、瑞典商北亞產品行銷經理,如今是知名電商轉型部副理,對她而言,要挖掘產品商機,遠不只是產品本身製造的強度,更是一個研究使用者的過程。 觀點1:新零售時代重視「人、貨、場」 蔡伊芳在《打造360度行銷產品力》中談道,新零售時代非常重視「人、貨、場」三個關鍵字的重構。「人」是消費者或服務人員,甚至是消費者組成的社群;「貨」是提供的商品以及製造這個商品的關鍵資訊、資源、流程;「場」是傳遞價值的通路、傳遞資訊的行銷管道,泛指任何可以跟消費者接觸的點。 「人、貨、場」說起來是一個舊時的觀念,做產品的時候,本來就一定會去設想你的用戶是誰,功能要做到甚麼程度,要怎麼滿足他的需求。經濟發展初期,最重要的就是「貨」,誰有最大的資源、誰能有效大量製造消費品,就能創造消費帝國。接著「場景」崛起,百貨公司、超商或電商平台出現,上架的位置幾乎主宰貨的生死。隨著經濟持續發展,市場從賣方主導轉為買方需求為主導,漸漸地「人」越來越重要,加上網路普及和智慧型手機出現,個人越來越能隨時接觸到商品,這是新的「場」、新的「接觸點」的普及。 蔡伊芳認為,有幾個原因可以讓產品經理或營運者更精準地抓到用戶的需求。比如科技的發展,手機可以記錄的訊息比以前多很多,新創公司會有足夠的彈性去看用戶的行為,而不是去想像。無論是搜集需求,或是推送產品功能的時候,都可以更貼近消費者,也就更容易將產品散布出去。另外,手機也會影響「注意力」,以前只要把產品做好,大部分用戶沒有太多選擇,現在產品五花八門...